&ep;&ep;“寨子之前的老大呢?”白玉堂奇怪道。

&ep;&ep;姜堰尴尬地笑笑,不好说他们把人赶走了,然后霸占了这里。

&ep;&ep;白玉堂心领神会,估计那些被赶走的人,还以为是别的寨子过来黑吃黑。

&ep;&ep;“那这样,我给你们安排个活计,出工钱,你们能匀出多少人来?”

&ep;&ep;他之前听颜查散唠叨,也有请人兴修水利的念头,一来改善长魏县的整体环境,二来给本地的百姓一个赚钱的机会。

&ep;&ep;不过人数就这么点,修水渠是不可能了,但修修县衙的房子,和修整一下进来的道路还是可以的,至少不要那么危险。

&ep;&ep;柳金蝉已经来信了,她之后会带人和粮食过来,帮助颜查散一起经营建设。

&ep;&ep;进来的那一段路实在太崎岖了,一个小姑娘,万一出事怎么办?

&ep;&ep;姜堰蓦地站起,期待地看着白五爷,“我们不要工钱,可以用粮食抵扣吗?没粮布匹也行。”

&ep;&ep;没办法,实在是现在大家太缺粮了,本来去年收成就不好,再加上已经到了夏天,大家伙勒着裤腰带过日子,着实艰难,工钱再好,也比不上白花花的粮食。

&ep;&ep;白玉堂想了想,“可以。”

&ep;&ep;他可以让白福先订购一批粮食送过来,或者给柳金蝉写信,让她多带一些就是了。

&ep;&ep;有了粮食作为动力,姜堰当即抽出了一千壮劳力,跟着白玉堂一起去县衙。

&ep;&ep;其中有八百是男人,二百是力气大的女人,打扫收拾做饭还是可以的。

&ep;&ep;另外,县衙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一无所有,前期的粮食还得他们自己先垫着,因此不仅要背粮食,锅碗铺盖也得带去。

&ep;&ep;就这样,白五爷靠武力镇压,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忽悠来了一千壮劳力,浩浩荡荡过来修县衙,修道路。

&ep;&ep;颜查散大喜,当即以县令的名义,给他们写下了契书,规定了工钱和粮食。

&ep;&ep;这样一来,众人也安心,做起事来不惜力气。

&ep;&ep;等柳金蝉接到消息,带着大批粮食赶过来的时候,那段最危险的道路已经拓宽了,且靠县衙的那边,还用山石挡着了。

&ep;&ep;而县衙也修建好了,两进的院子,前面办公,后面住人,用的是土坯,上盖瓦片。

&ep;&ep;周围的房子也修整好了,不过相比县衙,上面是茅草。

&ep;&ep;反正这里下雨真的很少,茅草就够用了。

&ep;&ep;柳金蝉很有先见之明的,看完颜查散送去的消息后,立刻拿钱采买了一批人带过来,基本都是一家一家的,有匠人,木匠石匠,以及懂挖井的人。还有壮劳力,帮着开荒。

&ep;&ep;这一行,她带了上万斤粮食,以及两千人左右,有了这些人加入,县城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ep;&ep;很快,他们就被分配了任务,要先修沟渠,然后从洪泽湖引水过来。

&ep;&ep;那是府城最大的湖,水量充足,能福泽整个府城,包括下辖所有的县。

&ep;&ep;可之前府城规划修河渠的时候,长魏县因为没有钱,也没有县令帮忙争取,就把这里忽略过去了,其他隔壁县,在洪泽湖的润泽下,已经渐渐水土丰茂,交通也便利,只有长魏县,比之前更穷更差劲了。

&ep;&ep;这也是为什么,但凡有点积蓄的都待不住,逃荒去了外县。

&ep;&ep;柳金蝉既然是来支持建设的,除了粮食和人,当然也带了大笔的金钱和良种。

&ep;&ep;长魏县这种环境,暂时只能种土豆和棉花,稻米就别想了,小麦还凑合。

&ep;&ep;可小麦需要的水比土豆多,且产量没有土豆大,想要大部分人都吃饱,且能空出人手进行手工业,还得是土豆。

&ep;&ep;而棉花则是很好的经济作物,除了自身可以用来织布,卖出去也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ep;&ep;目前棉花已经传入,但还没有大量传播种植,因此长魏县开始种的话,还能吃到红利。

&ep;&ep;正好,县里的大部分土地都荒芜了,几年没种,官府就可以直接回收回来。

&ep;&ep;颜查散直接用一个低廉的价格,把这些土地统统租给柳金蝉,而柳金蝉则带着人开荒,一半种土豆,一半种棉花。

&ep;&ep;不是她不愿意把这些良种送给当地百姓,毕竟也就两千人,送了也不过是损失几百两而已。

&ep;&ep;实在是这些人不相信这些良种能成功,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的小麦,对于其他作物天然不信任,干脆柳金蝉就雇佣他们干活,前期日结,后面改为一周或者半月。

&ep;&ep;这样一来,整个县的人都调动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