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想要做到这件事很难!”苏叶强调,“必须有一个合适的人去打理。”

&ep;&ep;教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从未出现的学科,想找合适的老师都不容易,须得从头培养。

&ep;&ep;“您放心,当年太子救过一位老先生,他痴迷律法,对历朝历代的法律都有研究,尤其崇尚秦朝的法家。”陈景轩道。

&ep;&ep;“不一样,”苏叶摇摇头,“法家的思想和我要的依法治国,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ep;&ep;“我知道,”陈景轩轻笑,“但我相信他可以学会的。”

&ep;&ep;“既如此,那就请他出山试试,”苏叶拿出当初太子留下的玉佩,“这个可以请来他吗?”

&ep;&ep;陈景轩霍地睁大眼,“这是……太子的乾坤玉鉴?”

&ep;&ep;苏叶挑眉,“做什么用的?”

&ep;&ep;陈景轩深吸口气,小心翼翼接过,左右仔细翻看,“果然不错,就是这个!如何在公子手里?”

&ep;&ep;“宫变前一晚,他偷偷放在我襁褓里的,被我藏了起来,”苏叶道。

&ep;&ep;“这是用来调动军队的,”陈景轩往外看了看,林如海在下雨前已经离开了,丫鬟全都在其他屋子避雨,只一个青鸾守在廊下,这个距离,有雨声遮挡,听不到两人的对话,不由松了口气。

&ep;&ep;但他还是压低了声音,“太子秘密培养了一批武将,并在京畿附近的山坳里,培养了一支万人军队,人数不多,但各个是精兵强将。”

&ep;&ep;苏叶挑眉,“太子想用他们造反?”

&ep;&ep;“不,”陈景轩断然否决,“太子从未有如此想法。”

&ep;&ep;顿了顿,他道出实情,“目前大楚的军队,三分之一在京城及周围,都掌握在太上皇手上。剩下的三分之二,一半在西北边疆,用以抵御外敌,一半在南域。南边的岭南,百越,南邵等地都不怎么安分,建立了至少六个小国家。尤其是南邵,多数是部族各自为政,虽不能对大楚产生威胁,但时常与边军发生冲突。”

&ep;&ep;“无论是西北还是南边,都需要军队镇守,而他们也是除京城之外,军队实力最强的。这些人目前都掌握在四王八公手里,即便不是,也是和他们有关系的武将掌管。就比如岭南的南安军,曾经的将领是我祖父,现任将领是祖父的弟子慕将军,慕将军与齐国公府关系很好,年年送来大批节礼。”

&ep;&ep;“其余几支军队也一样,四王八公占据足够的话语权,太子殿下为防止勋贵势力做大,控制军队,于是就秘密培养了这些人,说是士兵,他们更像是低级军官。培养好了,就送到各个军队中凭军功往上爬,只要操作得当,二三十年后,他们会逐渐取代那些人。”

&ep;&ep;陈景轩想到先太子的深远谋划,不由陷入回忆。

&ep;&ep;太子总是如此,考虑的都是长达十几年的长远未来,智谋和眼光都远超众人。

&ep;&ep;可他为何会输呢?明明……

&ep;&ep;“那他们现在?”太子已经没了,他们还能如此听话?

&ep;&ep;“他们认玉佩不认人,”陈景轩回过神来,“他们并不知道培养自己的就是太子,因此只要玉佩在,他们就是最忠心听话的下属。”

&ep;&ep;“既然如此,就按太子的谋划,把他们分批送到各军中吧,”苏叶想了想,这也是好事,至少她不用再规划着去培养武将了。

&ep;&ep;培养司法人才和技术人才,已经千难万难,耗费无数,培养将才更是不逞多让,既然有现成的,那不如就直接用上。

&ep;&ep;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培养自己的是谁,即便有人叛变了,对她也不构成威胁,发现处理了就是。

&ep;&ep;“可是……”陈景轩有点为难,没了太子的权势,光凭他是没办法把这么多人安插进军队的,又不是南安军。

&ep;&ep;如果让他们自行去参军,就只能是普通的兵士,目前无论是西北边关还是南疆,都还算安宁,无仗可打,军队无立功机会,想要从普通的士兵往上爬,几乎不可能。

&ep;&ep;苏叶提点他,“新帝需要武将。”

&ep;&ep;四皇子登基了,偏日子更不好过了,被老皇帝管得死死的。

&ep;&ep;更麻烦的是,他不能像以前一样,想出宫就出宫,现在几乎相当于被软禁在皇宫。

&ep;&ep;那可是太上皇地盘,经营几十年,里面的一草一木都会说话了,都是监视新帝的眼睛。

&ep;&ep;因此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老皇帝看在眼里。

&ep;&ep;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敢也不能拉拢四王八公,再有,这些人原本都是太子的拥趸。

&ep;&ep;早期皇帝对先太子宠爱有加,为了给他加码,把四王八公都拉上了先太子的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