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还有废帝,虽然已经废了,可要不要修建陵墓是个问题。

&ep;&ep;毕竟也当皇帝十几年,不修说不过去,好歹是皇帝长辈呢,虽然也是杀母仇人,还是嫡母亲母一起杀。

&ep;&ep;但世人讲究人死如灯灭,等到废帝死去,你连一个好的坟墓都不肯修,就说不过去了。

&ep;&ep;而废帝的身体,撑不过今年,那这笔修皇陵的钱必须留出来。

&ep;&ep;户部尚书越算越头秃,甚至恨恨瞪了林如海一眼,“我已经够烦了,天天计算着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你可倒好,还来给我搞事。”

&ep;&ep;林如海无奈一笑,“这也不是我提议的。”

&ep;&ep;户部尚书当然知道,咬牙切齿道,“我又不敢和那位叫板,当然只能骂你了。”

&ep;&ep;林如海:……

&ep;&ep;果然是好友!

&ep;&ep;“你倒也不必如此烦恼,那位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帝王,自然知道取消人头税的后果,”林如海安慰道。

&ep;&ep;“她当然懂,就是太懂了,眼里只看得到地盘,打仗打仗打仗,哎,真不该让她娶大漠王,穷兵黩武怎么行,”户部尚书嘀嘀咕咕抱怨,声音压得极小,生怕被人听见。

&ep;&ep;他这样的聪明人当然意识到了,皇帝取消人头税是为了促进人口,而提高人口是为了占据更多地盘,因而直接把锅扣到大漠王身上,认为都是他带坏了皇上。

&ep;&ep;可要说争霸天下的野心,还是苏叶勾起了戚若的兴趣,为的也不过是:她想要,他就去取!

&ep;&ep;可户部尚书不管,皇帝是好皇帝,就是帝后不咋好,不怪自己坑他一把,就是想让嚣张的帝后能安稳靠谱点,别一个劲儿撺掇皇帝打仗。

&ep;&ep;林如海看出他的想法,好气又好笑,到底是谁的锅啊,怎能如此睁眼说瞎话,“行了,那位可是生财有道,一年少说上千万两银子的进项,再说大漠王横扫大漠和西域的财富,钱于那两位而言,只是数字罢了。你与其在这里烦恼,不如听听她的打算。”

&ep;&ep;户部尚书眼前一亮,脸上露出满意神情,刚刚的烦恼消失得一干二净,好似从未出现过,“快说,怎么办?”

&ep;&ep;林如海也真是服了,他这位好友不愧是户部尚书坐久了,处处算计,连他都不放过。

&ep;&ep;要不是知道他也是一心为国,真想和他绝交看看。

&ep;&ep;户部尚书可不管林如海心里的嘀咕,催促着快说。

&ep;&ep;林如海无奈,只好把苏叶的打算说了。

&ep;&ep;“国企?倒是一个好路子,”户部尚书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要是有专门为朝廷挣钱的工厂企业,可比税收来钱多。”

&ep;&ep;作为户部尚书,他自然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什么商贾是末流,不能与民争利,谁信谁是傻子!

&ep;&ep;他只想多多赚钱,最好国库里堆满银子,永远不缺钱花。

&ep;&ep;可惜自从他就任户部尚书以来,就没过过一天国库不缺银子的日子。

&ep;&ep;不知道这位生财有道的帝王,能不能让他实现梦想?

&ep;&ep;要是苏叶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笑出声来,国库怎么可能存下银子!

&ep;&ep;即便多出一些,也必须尽快花出去,银子堆在那里就是死物,花出去才能创造价值,甚至国库还需要负债。

&ep;&ep;有了负债的国库才是健康的,当然了,这个论点一般人接受不了,至少户部尚书不行。

&ep;&ep;不过等以后银行业稳定下来,收归国有,他就明白了,有时候一个国家欠债,未必是坏事,国库空虚更不是坏事。

&ep;&ep;当然,这都是之后的事了,此时户部尚书非常兴奋,拉着林如海连连追问,“你快说说,皇上是怎么打算的?要把哪些产业列为国企,盐铁应该算,还有其他的吗?”

&ep;&ep;户部尚书不愧老臣,立刻抓住了关键。

&ep;&ep;像盐铁茶这种的,原本就是朝廷所有,也算国家企业了,只不过是直接归当地政府管辖,现在只是独立出来,成立新的部门罢了。

&ep;&ep;这么一想,要是真的成立了,那朝廷岂不是要招更多的人,他不免又忧虑起来,“会不会冗官冗员?”

&ep;&ep;大宋就是被三冗问题拖垮的,不得不吸取教训啊!

&ep;&ep;“放心吧,对官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皇帝不仅在扩充地盘,还在不断增加新部门,且这些部门都是有益的,且能创造大量的财富,并不是累赘。

&ep;&ep;户部尚书想想也就放开了,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目前大楚哪哪都缺人,自从大漠王决定把大漠和西域献给皇帝,就直接放手了。

&ep;&ep;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