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咳咳,为了丰富稿件内容,她还把马特维写给其他女人的信件内容,都摘抄出来,才会形成厚厚一沓。

&ep;&ep;哦,马特维后面也知道她这种行为,每次写完信,都会让人专门誊抄一份送她。

&ep;&ep;就……很神奇!

&ep;&ep;他们这一对未婚夫妻也有点离谱在身上的。

&ep;&ep;未婚妻不介意未婚夫给别的女人写情书情诗,还专门收集,而未婚夫会把自己写给别的女人的情书,专门抄一份送未婚妻!

&ep;&ep;唔,与其说他们是未婚夫妻,还不如说文友。

&ep;&ep;如此说来,马特维把这些书信和图章带来,或许还真有点别的意味在里面。

&ep;&ep;两人对视一眼,如果马特维真的通过这种方式隐秘传达线索,那可太巧妙了。

&ep;&ep;任谁也想不到,苏叶这个未婚妻竟然这么奇葩,竟然收集未婚妻写给别的女人的情书。

&ep;&ep;因此也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解密的关键,是情书!

&ep;&ep;“那这些名字?”卡列宁看着书信上一个个女性名字。

&ep;&ep;苏叶心领神会,立刻从厚厚一沓书稿中,翻出三十几份,“这些就是写给信封上这些人的。”

&ep;&ep;虽然她在摘抄时,早已把收信人和指向性强的语言去掉了,但感谢她良好的记忆,仍然清晰记得,哪些是写给谁的。

&ep;&ep;第670章考验世界14

&ep;&ep;摘抄的情诗总共有18封,而苏叶收集过往书信,写给这些人的总共有31封,把它们一一按名字对应上。

&ep;&ep;米娜小姐有2封摘抄情诗,5封书信,克谢妮娜是1和3封,瓦列莉亚各2封,瓦尔瓦拉3和6封,压力山德拉1和4封,维罗妮卡3和5封,阿里萨3和6封。

&ep;&ep;最后的3封是写给苏叶的,但两人是未婚夫妻关系,马特维写给她的信,除了日常问候和有目的功能的之外,有三十多封写情诗和真挚告白之类的。

&ep;&ep;因此苏叶虽然拿出来了,但没打算从自己的书信上解密。

&ep;&ep;最简单的是瓦列莉亚,都是两封,差不多是一一对照关系。

&ep;&ep;第一封摘抄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的《歌》,选择的内容是第六自然段。

&ep;&ep;‘人生在世如只想自己,必然活的可怜,假如我一旦把你失去,紫袍加身也烦忧。’

&ep;&ep;这位诗人是感伤主义代表,风格委婉清新,含蓄隽永。

&ep;&ep;马特维写给瓦列莉亚的其中一封书信,就是这种风格,还用了同一种意会来表达对失去瓦列莉亚的哀伤。

&ep;&ep;排除其他或表白或伤感的话,情书中有一段他自创的内容;

&ep;&ep;有了你,生活不再沉重,有了你,眼中泛发神采,可你将离我远去,带走那珍藏的甜蜜,自此,紫袍于我只剩下沉重。

&ep;&ep;而另外一首摘抄的是丹尼斯·瓦西里耶维奇·达维多夫的《我的小星星》。

&ep;&ep;‘我是幸运的人,我望见我的小星星闪烁……’

&ep;&ep;在另外一封信上,马特维也用了星星来指代爱意。

&ep;&ep;也就是说,摘抄的书信和他原本写的情书情诗之间,有联系的是那些指代意象,紫袍,星星,倒也简单。

&ep;&ep;不过这才正常,符合马特维的特点。

&ep;&ep;首先那些信是他几年来陆陆续续写的,没人会对写出去的信记得一清二楚,但用心创作过的作品,用了哪些意象来指代感情,还是有记忆的。

&ep;&ep;所以只要把两者联系起来,就能很轻易揭开谜底。

&ep;&ep;用同样的方式,苏叶又找出了十几种意象,天使,爱情常青树,阿丽达,酒神,泥瓦黑,乌黑的眼,东方谣曲,雨幕,寒冷的月亮,凌乱的发,永不熄灭的光,其他是重复的。

&ep;&ep;摘抄的情书上有时间,按照时间把这些意象排序后,苏叶和卡列宁同时意识到谜底应在了哪里?

&ep;&ep;那是一本六年前发行的俄国诗歌汇总,一本足有五斤厚的书,上面收录了大大小小超过两百位诗人一千多首诗歌,横跨六百年历史。

&ep;&ep;那本书发行后,只卖出三百本,就再也卖不动了。

&ep;&ep;其一是造价高昂,一本书价值六百卢布,真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

&ep;&ep;如果它价值非凡,像大英百科那样具有实用性,或者其具有深刻的含义,那也不是没人愿意收藏。

&ep;&ep;可关键是,里面收录的诗歌只有一部分是名家名作,真挚隽永,而很大一部分仿佛随手而作,水平参差不齐。

&ep;&ep;谁要花六百卢布购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