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毕竟这样的人,绝不是适合的丈夫人选。

&ep;&ep;但话是这么说,任谁被下了面子,都会觉得不舒服。

&ep;&ep;里弗夫见此,连忙讲了不少有趣的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成功逗笑了娜塔莉亚。

&ep;&ep;等到两人早餐结束,里弗夫愣是没和马克西姆说上几句话,全冲着谢尔巴次一家讨好去了。

&ep;&ep;事情发展到这里,任谁都看得出,里弗夫对娜塔莉亚感兴趣,这也让她受挫的自尊心得到缓解,对这位英俊的外交官多了几分好感。

&ep;&ep;得了,或许他们此行的目的也不算白费,阴差阳错成就一对也说不定。

&ep;&ep;早餐结束,客人们该出发了,马车已经准备好,苏叶等人和谢尔巴次一家告辞,离开了慕尼黑。

&ep;&ep;他们是在晚上抵达瓦杜兹的,乔治大公虽然在这里不受待见,但公爵府还是有的,已经提前安排人通知这边的管家,打扫好房间。

&ep;&ep;他们一到直接入住,晚膳也已经准备好了。

&ep;&ep;坐马车出行可比火车颠簸多了,他们坐了一整天,早就累了,简单用过膳就各自休息。

&ep;&ep;之后的几天,苏叶几人在瓦杜兹闲逛,这里风景不错,文化方面,除了圣弗罗林大教堂和国家艺术博物馆,还有邮票博物馆。

&ep;&ep;邮票是列支敦士登的支柱产业,数量繁多,制作精美,博物馆刚建立不久,但收集了世界各地绝大部分邮票,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绝对是福音。

&ep;&ep;苏叶到没特别喜欢邮票,但看着那一张张邮票,就仿佛看到了通讯史,从第一张邮票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习惯,寄信需要邮票,成了世界各地通行的标准。

&ep;&ep;而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发布的邮票,都带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光是看着这些猜它们被设计的初衷,就已经足够有趣。

&ep;&ep;之后,他们又去拜访了赖因贝格尔,他是列支敦士登作曲家、管风琴家,一生创作无数,写作手法精密严谨,同时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ep;&ep;他的管风琴作品更是精致繁复,且充满争议。

&ep;&ep;赖因贝格尔长期在慕尼黑生活,很少回到瓦杜兹,这次也是赶巧,他回来闭关创作一支和宗教相关的交响曲。

&ep;&ep;马克西姆非常欣赏他的作品,得知人在本地,立刻前去拜访。

&ep;&ep;他的音乐造诣不低,只是性格和喜好使然,弹奏出的曲子不免多了几分伤感。

&ep;&ep;为此,卡列宁特意禁止他在养病期间弹琴和创作,音乐本来就容易引起共鸣,他又爱谈那些悲悲戚戚的曲子,心情自然明朗不起来。

&ep;&ep;赖因贝格尔不一样,他的曲子趋向于大气华美,有些更是气势恢宏。

&ep;&ep;听他的曲子久了,会觉得心胸开阔,那股子郁气一扫而空。

&ep;&ep;三人到时,赖因贝格尔正在创作,仆人把他们领进去就离开了。

&ep;&ep;三人也没出声打扰,而是静静听着那断断续续的管风琴声。

&ep;&ep;马克西姆听了一会儿,不知道想到什么,突然拿起纸笔写写画画。

&ep;&ep;苏叶瞄了一眼,是一首相合的旋律,可以用小提琴演奏,加入到赖因贝格尔的音乐中,丝毫不突兀。

&ep;&ep;不过他只写了半截就停下,似乎没有灵感。

&ep;&ep;半小时后,赖因贝格尔停下吹奏,稍微整理下曲谱,起身和他们打招呼。

&ep;&ep;马克西姆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刚写的拿给他看,两人探讨起来。

&ep;&ep;苏叶和卡列宁在一旁听着,并没有插话。

&ep;&ep;两人虽然都具有一定音乐素养,但都不是特别热爱,因此即便听得懂,也有想法,却都没说出来。

&ep;&ep;此后数天,马克西姆一直沉迷和赖因贝格尔的创作中,两人似乎格外投机。

&ep;&ep;而乔治这边,却出现了波折。

&ep;&ep;苏叶和卡列宁游玩回来,就见到他一脸沮丧坐在起居室喝闷酒。

&ep;&ep;“你怎么了?事情不顺利吗?”苏叶询问。

&ep;&ep;按理说不应该啊,这件事其实很好办,只要征得教堂的大主教同意,让他代为公示,三周内没人提出反对,就可以正常结婚了。

&ep;&ep;而刚来瓦杜兹的第二天,他就去找了思赛克红衣大主教,获得他的认可,完成了结婚的前期工作,难道有人跳出来反对?

&ep;&ep;“是弗朗茨大公,他生病了,想要任命我为继承人,因此反对我娶基拉,”乔治大公颓丧道。

&ep;&ep;弗朗茨大公就是乔治的舅舅,列支敦士登亲王,在本公国拥有最高权力。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