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贾敏对这种事情一直热心,而且那两个小姑娘正是教养的要紧时候,合该好好找人教规矩,难得榜眼家对姑娘的教养这么有心。

&ep;&ep;“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榜眼家娘子何不亲自与我说,保管几日就能找到合意的。”

&ep;&ep;还真是舍近求远,若是榜眼家的奶奶打发个人来说一声,现在指不定都已经找到嬷嬷教得有模有样了!

&ep;&ep;林如海想到陆家的状况,那些讲究的教养嬷嬷,不单看主家给的月钱,还会挑人家出生,有些商户要是名声不好,花大价钱也未必请得到,翰林在京中算不得大官,皇帝跟下的勋贵一抓一大把。

&ep;&ep;林如海:“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的,榜眼家又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

&ep;&ep;贾敏回首一笑:“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ep;&ep;依着宁荣二府的人脉,想找个教养嬷嬷于贾敏而言不过举手之劳,不出三日就找到一个十分妥当的。

&ep;&ep;这位嬷嬷要的月钱也不多,只是年岁大了,家里无儿无女,只需要今后归西有人料理后事,不拘隆重与否,买口棺材埋了就成。

&ep;&ep;陆榜眼多养一口人,这点钱还出得起,把老嬷嬷接过去先用几日,见她还算妥当,只是人老了,模样长得也不如那些有点身份的嬷嬷。

&ep;&ep;不过他们家又不是选美,能教规矩就成,两边都无异议,签下契书,诸事妥当,陆家了却一件心事,对林如海出手相助,感激不尽。

&ep;&ep;日子平平淡淡过去五六日,那天林如海一早起来和往常一样去翰林院办公,贾敏在家中想来无数,慢吞吞磨到日头渐渐火辣才将爬起来梳妆。

&ep;&ep;院子里洒扫的婆子们正在洒水,常安匆匆忙忙领着一个眼生的下人进来。

&ep;&ep;“奶奶,南边家里来信了!”

&ep;&ep;贾敏原本倚着窗懒洋洋看丫鬟婆子干活,常安这一嗓子,吓得她手里的团扇都掉了。

&ep;&ep;她拢了拢头发,赶紧出去:“是谁的信!”

&ep;&ep;常安道:“是太太的信。”

&ep;&ep;贾敏接过来拆开信草草几眼,秀眉蹙起:“去把家里几个管事的娘子都叫来。”

&ep;&ep;常安又问:“不想法子告诉大爷?”

&ep;&ep;贾敏道:“现下我马上找人传话进去,你们大爷回来也是一样,赶紧将原先都预备好的东西装车,常安,你让常吉和秋明去码头预备船只!”

&ep;&ep;林如海在宫内收到消息,立刻与上司告假出来,见姑苏送来的信,愁眉不展:“这是母亲的亲笔信,父亲肯定不好了!”

&ep;&ep;贾敏又道:“我已经让人把东西预备上了,明儿你就去递折子请辞。”

&ep;&ep;当世以孝道为重,听林如海说家中来信,父亲病重,侍讲大人就让林如海按照朝廷的规制上折子请辞告假。

&ep;&ep;众人心中有数,若是林家老爷真有什么不好,林如海一去,怕是要耽搁两三年。

&ep;&ep;但还是围过来安慰他。

&ep;&ep;“如海你一路保重,令尊吉人必有天象。”

&ep;&ep;“兴许见了你就会好,先前我祖母也病过一回,我回乡之后诚心侍奉,如今身体健朗。”

&ep;&ep;林如海写了折子,从宫中出来,正好遇到工部尚书程大人乘着轿子进宫。

&ep;&ep;“林小探花,你行色匆匆,要往何处去?”

&ep;&ep;程大人见他面色不对,把人叫住。

&ep;&ep;林如海心中有事,才看见程大人已经到跟前,赶紧作揖:“家父病重,下官已向朝中告假。”

&ep;&ep;程大人也有古稀之数,枯瘦的手指攀在轿窗的红木框上,感叹道:

&ep;&ep;“你一去不知几载,兴许下回进京,就见不得老头子我了。”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这是今天的第一更!

&ep;&ep;林爹,相信你的颜值,美男计,你可以的!

&ep;&ep;??36?第三十六章

&ep;&ep;◎“此去经年何时见”◎

&ep;&ep;第三十六章、“此去经年何时见”

&ep;&ep;听他如此感慨,林如海不知如何接话,又施礼道:“大人身体健朗,下官回来,还要大人多多指教呢!”

&ep;&ep;程大人冲他摆摆手,催促他:“快去吧,别耽搁。”

&ep;&ep;林如海与程大人做别,迈着步伐匆匆离去,当天便从京港出发,顺水一路南下。

&ep;&ep;林如海走了五日,圣上再度光临议事厅,见这一次是侍读大人亲自把翰林院拟好的章程送来,故意打趣他。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