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没有,都是喜事。”

&ep;&ep;荣国府的来信写的皆是家常,太医看过王夫人胎像,是个男胎,贾赦新纳的姨娘有喜,老太太身子康健,贾瑚也开蒙了,这一段时日没有生病。

&ep;&ep;果然都是好事,可是贾敏显然不高兴,林如海估摸着,大约是她担心贾赦的原配崔氏,她们姑嫂历来感情就好。

&ep;&ep;林如海笑着问她:“这当太医的还真能看出男女来?”

&ep;&ep;反正先前黛玉的时候,是看不出男女的,生下来是女儿,家中虽然高兴,却也遗憾不是个男丁。

&ep;&ep;贾敏表情不太自在,从林如海怀中溜出来:“反正张太医在京中没失过手,先前也是号脉看出的瑚哥儿是男胎。”

&ep;&ep;王夫人肚子里那个就是贾珠,虽然贾珠年纪大概和林如海记忆中对得上,但是他记着贾瑚没这么大一个兄弟姊妹,很有可能贾赦新纳的姨娘所出之子,也是早早夭折,没能养活。

&ep;&ep;贾敏如何不知嫂嫂纳姨娘的意思,她不挑家里的家生子,专门找外面没根基的姑娘,就是担心家中的那些下人拿大,不好辖制。

&ep;&ep;现下找了外面这个,又这么快有了消息,虽然说嫂嫂是想着添丁进口,岂知今后会不会生变?反正站在贾敏的位置考量,崔氏的未免心急了点,就算要纳,也该等贾瑚再长几岁。

&ep;&ep;贾敏正愁着,林如海看见林老爷院子里时常传话的嬷嬷从回廊处过来,让贾敏赶紧把信收起来。

&ep;&ep;林如海:“父亲吃药的时候快到了,咱们赶紧过去。”

&ep;&ep;贾敏把信装回信封,整理一下衣衫,两人赶紧分开,做吹那等相敬如宾,挑不出毛病的举止。

&ep;&ep;老嬷嬷进来的时候,林如海拿着一卷书在看,贾敏正在给屋里那颗兰草浇花。嬷嬷请林如海和贾敏过去说话,贾敏一路乖顺的垂着头,去到那边给林家老爷请安,低眉顺眼立在一边。

&ep;&ep;林家老爷嗓子仍是嘶哑着,像是卡着一口痰。

&ep;&ep;“今日你去苏家,见过哪些人……”

&ep;&ep;林如海将今日见过的人一一报上来,诸如苏学士,苏哲的父亲、叔父、堂弟等等,林家老爷安静听着,让林如海慢慢说完,才悠悠开口:

&ep;&ep;“我看你在家中耗着也不是样子,过几日去书院里帮帮忙,虽说你年纪轻,但考过试,给那些学子指点一二,不要白费了读过的书。”

&ep;&ep;瞧瞧,可不是让贾敏说着了?苏家人就没有莫名其妙说的事!如果不是还在长辈跟前,林如海肯定要冲着贾敏做鬼脸来着,只是现如今在家长面前,贾敏一言不发,温柔贤淑。

&ep;&ep;苏家人来探望过林家老爷好几次,兴许是某一次商议好的章程,林如海明白他爹的苦心,他作为探花,奉父亲之命回馈乡里,各处讲学,不能算做结党营私,朝廷要知道,反而要大力表彰他为朝中培养人才。

&ep;&ep;林如海知道父亲时日不多,答应的很干脆。

&ep;&ep;“是。”

&ep;&ep;林家太太听说儿子要去书院讲学,当然是一桩很有颜面的事。

&ep;&ep;作为母亲,她还是有那么一点虚荣之心,恨不得大摆筵席告诉江南各方人士,她儿子高中探花回来了。

&ep;&ep;可惜她不能这么做,林如海是回乡侍疾,越低调越好,那些个御史大人天天盯着,就等谁犯错上个折子骂一顿。

&ep;&ep;林家太太笑道:“前儿家里在那边的宅子一直有人打理,过去就能住。”

&ep;&ep;她就说那个宅子买的好,还好林家太太想着,今后孙辈兴许也要去那里读书,所以没想着卖掉,年初专门修缮过。

&ep;&ep;林老爷交代过任务,就把林如海赶回去预备课业。

&ep;&ep;林如海一路和贾敏回来,脸色越来越差。

&ep;&ep;“大爷怎么哭丧着个脸?父亲又没有责备你。”

&ep;&ep;贾敏也迷糊了,林如海怎么回家之后,越来越多愁善感,不过是让他去书院帮点忙,脸色就差成这个样。

&ep;&ep;林如海:“你没听见吗?父亲让我去书院,去书院……帮忙。”

&ep;&ep;书院不在城中,他一去肯定要住上好几天,贾敏岂不是落单了?

&ep;&ep;好在先前来传话的嬷嬷又来了。

&ep;&ep;“大爷,老爷传话来说,担心奶奶在家无聊,大爷在书院无人伺候,让奶奶去照管大爷。”

&ep;&ep;哟,想不到父亲居然考虑得这么周到,林如海的表情马上转晴,比唱戏的变脸还快,笑嘻嘻道:“太好了,你和老爷说,我们马上收拾物件,明儿就过去!”

&ep;&ep;贾敏见他得意忘形,伸手掐他的腰:“你悠着点,满院子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