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苏哲想到学士还用林如海的这件事当成典型的反面例子,教育苏家的读书人,耳提面命,再三叮嘱苏家子弟不可耽于美色。

&ep;&ep;苏哲想到书院里面一堆老头子根基深厚,又有威望,一句不好的评价兴许就能毁掉一个人,提点林如海。

&ep;&ep;“如海兄高中探花,那些自然成了风流韵事,万幸、万幸!先前老头子不只敲打我一次,万万不可辱你这般行事,一个不慎,就落人笑柄。”

&ep;&ep;林如海当然顾忌这个,他们惯是爱在女子身上做文章,读书人传起流言蜚语,和后宅娘子们的闲话不是一个等级,批评他是小,牵扯到贾敏是大。

&ep;&ep;江南不像是京城,今儿那个世子有风流韵事,明儿那个伯爵又闹出新闻,一桩桩事情应接不暇,他念着贾敏那点儿女心思,在京城各样劲爆的新闻跟前不够看。

&ep;&ep;这群读书人惯是爱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女子为难,要说江南也真奇怪,一面是扬州瘦马闻名遐迩,若是三月春时,女儿家还能出来踏青。一面又是很多老古板,竭力推崇《女戒》、《女则》,恨不得直给每个寡妇都安一座贞节牌坊。

&ep;&ep;他指了指那边衣冠楚楚的苏诚,冷笑:“我念着自家娘子,还成笑柄了,那一位在烟柳巷子不是有好几位红颜知己,那就不是笑柄?”

&ep;&ep;苏诚的风流韵事前世林如海在家中守孝都听到一箩筐,什么扬州瘦马带着私生子找上门,只是寻常事。

&ep;&ep;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就没有苏诚没玩过的花样,只是现在还人模狗样,顶着一张读书人的皮囊。

&ep;&ep;苏哲见他一针见血,心底一凛,苏诚这事做的还算隐秘,又有苏家帮忙遮掩,外面知道的人没几个。

&ep;&ep;或者说苏诚自以为瞒得好,其实早就人尽皆知了?

&ep;&ep;苏哲冷笑,玩着扇子上的玉坠子:“如海兄,你消息可真灵通,不过他没当官,官员不可狎妓那样的条款,管不着他。”

&ep;&ep;所以后面苏家这位远方堂族玩起了小少年,就是因为当上了芝麻官?

&ep;&ep;林如海凝眉摇头,苏哲也心中郁闷,不想再和林如海谈这件事。

&ep;&ep;当即岔开一个话题问他:“你在书院要住多久?我却是要长住。”

&ep;&ep;苏哲能长住,林如海不能,他摇头。

&ep;&ep;“我家中父亲身子不虞,至多逗留三五日,说来说起,乡试会试就是那么些事,也没几日好讲的。

&ep;&ep;山长招呼众人落座,让小厮泡着茶水,让林如海讲一讲进京的见闻。

&ep;&ep;林如海当着没什么好讲,他总不能把自己每日对成亲期盼透露出来,只好捡着殿试的事情讲一讲。

&ep;&ep;众人听到圣上赏赐糕点那一段,皆感叹林如海的奇遇,还有天家的宽容。

&ep;&ep;“圣上竟然这般平易近人?”

&ep;&ep;林如海见苏哲又对自己挤眉弄眼,似乎在说他惨了,要是让一板一眼的苏学士知道林如海在殿试上这么不尊重,肯定又要成学院的反面学子典型。

&ep;&ep;林如海冲那位举子颔首:“是,圣上仁爱,对生员礼遇有加。”

&ep;&ep;山长在主位上听着,清了清嗓子严肃道:“这是林探花运气好,年岁小,若是你们,万万不可。”

&ep;&ep;山长是新朝三年的进士,也在官场呆过几年,最后辞官回乡,兴办书院讲学,是江南一带很举足轻重的大儒。

&ep;&ep;在殿试之上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若是皇帝心情不好,随随便便就可治你御前失仪的罪。林如海心底念一声糟糕!

&ep;&ep;他又要教坏举子了,他是无所畏惧,最后反而得到圣上青眼,要是将来有人模仿……

&ep;&ep;林如海不敢想,赶紧站起身,冲着山长和几位年纪大的讲师作揖,神情严肃强调:

&ep;&ep;“方才山长所言极是,这也正是在下想要补充的,事后想来也觉是我运气极佳,再来一回,万万不敢的。”

&ep;&ep;看见林如海认错后怕,那几位大儒才心满意足的捋着胡须点头,苏哲在自己位置上,看着这样的场景发笑,果然江南自成一脉,圣上都没挑毛病,他们自己先挑起来。

&ep;&ep;恭维一声声,宾客一群群,言笑晏晏,说的都是林如海前世官场上最熟悉的话语,林如海左右应付之下,只留下满心疲惫。

&ep;&ep;??44?第四十四章

&ep;&ep;◎“跟着如海学看人”◎

&ep;&ep;第四十四章、“跟着如海学看人”

&ep;&ep;月只半弯,星光灿灿,林如海踩着星光从书院离开,自家小院门口已经点了灯,屋内烛光昏黄,涌出一股暖意。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