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王夫人几乎哭出来:“多谢老太太惦记。”

&ep;&ep;老太太见她伤心,让她回去歇着,记着喝太医的安神药。

&ep;&ep;等人走了,贾母才悠悠自言自语,叹息一声:“这哪里是守灵,分明是避祸。”

&ep;&ep;如果只是单纯守灵,就不必过去头七就着急忙慌要从京中滚蛋!

&ep;&ep;贾母独自坐了一会儿,又要丫鬟记着明日派人去问林家如何,哥儿有没有染病。

&ep;&ep;京城有传染病,很多人过年之时都还在吃药,东府那边病了一片,两边的年也不像是往常热闹。苏哲家两个哥儿都康复了,没留下什么毛病。

&ep;&ep;等到春暖花开,过了清明去,病症才慢慢得到控制,众人生活渐渐恢复如常。

&ep;&ep;林家严防死守,林璋安然度过此劫,将来肯定还会再有一回,只能说事情来了,再行预备。

&ep;&ep;林如海隔着好几个月,头一遭好好抱过儿子,笑道:“这一阵病灾总算过去,我们哥儿都要不认得我咯!”

&ep;&ep;林璋坐在父亲膝盖上,眼睛滴溜溜的盯着他。

&ep;&ep;贾敏笑这一对父子:“又不知真真一面都没见过,哪里不认得,不信你问问他。”

&ep;&ep;林璋呵呵笑出声,往林如海脖子上搂:“爹爹……父亲……”

&ep;&ep;叫过父亲,林璋自己从他膝盖上艰难的滑下来,迈着短腿满屋子探索,比一般这个年岁的孩子跑得稳当。

&ep;&ep;林如海是有妻有子万事足,苏哲那边也是好事连连,他家夫人又怀上一胎,往常这个时候,多半就会弄出点事,平一平气运。

&ep;&ep;是以林如海在听说圣上又要出巡的消息时,显得十分淡然。

&ep;&ep;“圣上又要出巡?”

&ep;&ep;苏哲一脸无奈:“似乎是这般,已经叫礼部那边预备。”

&ep;&ep;林如海算了一下脚程,“这时候出巡,若是去到江南,盛夏时候,龙体如何能吃得消?”

&ep;&ep;苏哲消息灵通,大约推断出来此次不是去江南,应该去那个地方,模棱两可道:

&ep;&ep;“一切只看礼部的安排,肯定不会叫圣上吃苦,这次不一定去江南,兴许去别处也未可知。”

&ep;&ep;果然,过不得三日,上面就发下圣旨:圣上不去江南,要去泰山。

&ep;&ep;而且,此次泰山封禅,圣上不去,而是太子奉命,代替圣上去泰山封禅。

&ep;&ep;这等于赤裸裸告诉众人,太子是无可争议的继承人。

&ep;&ep;林如海想想后面这一对看起来和睦的父子斗得乌眼鸡一样,太上皇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早就有,苗头了!

&ep;&ep;林如海压住嘴边的冷笑,与苏哲戏谑道:“圣上哪里是为着昭告天下,分明是要稳住太子。”

&ep;&ep;苏哲侧脸看一眼林如海,现在太子的势头越来越盛,圣上又让他祭天,将来只会更加变本加厉。

&ep;&ep;皇帝还真难当,太子没能耐不成,太子有能耐,似乎也不成。

&ep;&ep;苏哲笑笑:“万幸是太子,若是太子无能,其它皇子有本事,天下百姓,恐要遭殃。”

&ep;&ep;林如海见东宫长吏过来,安静闭嘴,只当什么都没发生。

&ep;&ep;长吏很给林如海面子,客气而又温和:“东宫那边的旨意,要您二位大人一同伴驾,往山东去,二位记得回家预备一二,此去泰山,山高路远。”

&ep;&ep;林如海笑着再给他塞一个荷包,苏哲也把自己的金坠子拿下来,送他。

&ep;&ep;“有劳公公,承蒙殿下厚爱。”

&ep;&ep;送走长吏,苏哲看他一眼,苦笑道:“莫要叹息,回去预备行装吧!”

&ep;&ep;??72?第七十二章

&ep;&ep;◎“祭天无大事”◎

&ep;&ep;第七十二章、“祭天无大事”

&ep;&ep;泰山封禅自古都是一件大事,自从之后,皇帝们觉着掉价,不像是早些时候那么热衷,但是关乎祭祀国本,礼部那边各样章程都有先例。

&ep;&ep;正常情况来说,能陪伴天子封禅,乃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对于好些大臣来说,都能上族谱记一笔。

&ep;&ep;不过朝中负责此事的史官,应该只会记录下来太子的言行和一品、二品的大员,讲究的还会带上画师,把祭天的景象画下来。

&ep;&ep;林如海和苏哲两人志趣相投,对这件事可有可无,最好是‘无’,若是他们自己往泰山出游,爬山赏景,当然妙极。

&ep;&ep;陪着太子一起去,立马就变了味儿,小小翰林,就是个凑数的陪衬,偏生还不得不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