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

&ep;&ep;扬州的巡盐御史林大人最近在公务上十分上进,前几年下面官员提出的关于盐引派发方案改革一事,这回算是正式制定章程。

&ep;&ep;林如海督促各位下属,把条文落到实处,又找来好多家商户模拟,征询各地下属盐司的意见,力争让盐引派发公平,控制盐商加价谋取暴利。

&ep;&ep;这件事说着简单,但林如海从七月里一直盯到十一月才办妥当,又写成折子,呈递到京城。

&ep;&ep;他为什么这么努力?

&ep;&ep;还不是目光长远,想着一劳永逸!

&ep;&ep;每年开年以后依着朝廷的安排派发盐引,从开年到三四月都不得空,黛玉出生在二月里,林如海想到黛玉出生以后他还要在府衙忙来忙去……

&ep;&ep;他不能接受!闺女出生以后自己不能长久陪在身边,还要苦哈哈在衙门给朝廷打工,况且整日心不在焉,也没法子好好当差。

&ep;&ep;促进改革,加快效率,明晰步骤,活儿干完了大家一起偷闲,不是你好我好,个个都好?

&ep;&ep;显然大部分人都是这个心思,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除去一小部分巴不得盐商各处碰壁贿赂银子的下属,其余人还不敢在林如海眼皮底子下面作妖。

&ep;&ep;扬州府上下默契的达成共识——林如海上面有人,惹不得。

&ep;&ep;这几年干得好,每人都有受益,巡视的钦差从来没为难过扬州地界的官员,大家每年考核都是优,熬过三年都是升官的料。

&ep;&ep;众人齐心协力,一起飞升,不好吗?

&ep;&ep;反正大家都奔着政绩去,将来要是能进京入内阁,再忙着站队斗得你死我活也不迟!

&ep;&ep;朝廷看到江南盐司上下齐心投身改革十分欣慰,马上就批了折子,允许林如海试验自己的改革方案。

&ep;&ep;圣上还特意下把江南两道的盐司都表彰一番,专门督促各道官员,诸如知、知州、节度使要听林如海的指挥,确保盐税尽快运回京城。

&ep;&ep;于是十二月里,江南的盐司衙门就把盐引凭据都预备好,库房也收拾好,每人分工也上下明确,再把江南每个片区派发时间张榜工部,下达各处商会,只等来年过完年,大约一个半月就能全部派完,收缴盐税,报送朝廷。

&ep;&ep;朝廷早得银两,对于一年的开支更好做谋划,六部大臣们还在商议,是否把盐税收缴时间再调回年底,户部好统筹银两。

&ep;&ep;公事上进行的顺利,私事上林如海更高兴。

&ep;&ep;贾敏这回有孕还真没什么地方难受,也就一开始懒了小半个月,后面不见害喜,精神头也好,因为怀孕略胖了点,整个人看山去简直活脱脱一朵人间富贵花。

&ep;&ep;更有一个好消息,林家的下人终于找到甄士隐了。

&ep;&ep;正好年底,腊月二十五。

&ep;&ep;原本林如海派常安回老宅去盯着守宅子的仆人洒扫院子,整理祠堂,他在不能回去拜祭,宗祠务必要认真清理,求先祖保佑。

&ep;&ep;常安在老宅内上下巡视,见祠堂里有几盏供灯和许多灯笼都旧了,亲自叫人驾车去采买,可巧路过甄家那条巷子。

&ep;&ep;林如海怎么也想不到,寻摸了那么久的人,就在姑苏,苦苦寻觅多年,那是踏破铁皮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功夫。

&ep;&ep;常安回来扬州报信的时候,都翻过年去,已经是正月十五。

&ep;&ep;常安绘声绘色讲述着去年腊月二十五的惊险见闻:

&ep;&ep;“那户甄姓人家隔壁的庙里烛火倒了,小庙烧了大半个院子,旁边好些人家都受到波及,还好风不大,大家都忙着救火,乱糟糟的,差点没把家里的姐儿丢了!还是小的捡着了孩子。”

&ep;&ep;林如海前世不知香菱丢失的细节,只知道香菱被弄丢,也许就是忙忙乱乱,方才弄丢的。

&ep;&ep;听常安的说法,香菱原先也是小富之家,可怜遭难竟是被卖为奴婢,被折磨致死。

&ep;&ep;贾敏拈着一枚榛子,听常安捡着孩子,有些后怕的摸摸自己显怀的肚子:“怎么会被你捡着?”

&ep;&ep;常安摇头:“小人也不知,反正那孩子不知被谁放在街旁的石头上坐着,吓得直哭。小的见半日不来人,就把孩子先抱到马车上避风。后面等火灭了去寻人,甄家奶奶吓得魂儿都快掉了,听说交给小厮带着出去避火。”

&ep;&ep;常安说着也开始抱怨那家小厮:“好没成算,那么伶俐一个丫头,额头上天然一个胭脂记号,长大了必是一个美人,要是被拐子捞走,真造孽!”

&ep;&ep;这样漂亮的丫头,真被拐去,在江南一带会被精心养成瘦马,卖到旁人家为奴为婢,要不就是在楼子里接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