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八个来月的小黛玉,正是牙牙学语的前夕,虽然不会正儿八经的说话,却十分喜欢和人‘聊天’。

&ep;&ep;义忠王也很有耐心,可以和黛玉不重样的讲上好一会儿的‘婴语’,林如海都要钦佩他的口才,不知王爷在家中,是否这样逗过自家孩子,是以轻车熟路。

&ep;&ep;林如海把黛玉从义忠王手里‘薅’出来,递给林璋,又对林璋和林珺道:“你们把妹妹抱去找乳母,她该吃奶了。”

&ep;&ep;“他能有什么大事?”

&ep;&ep;“殿下,微臣以为,您该请旨回京了。”

&ep;&ep;义忠王见林如海毫不掩饰的想赶自己走,偏生他还就不走了,懒懒歪在林家的藤编摇椅上,一晃又一晃,冷笑道:“还真是,狡兔死走狗烹,就算我如今请旨,也要明年五六月才能回,大人莫恼,没准您要和本王一同回京。”

&ep;&ep;事出紧急,朝廷不会让林如海在江南提督的位置呆太久,姑苏不便操练水师,兴许以后还会把这几千兵马调回去。

&ep;&ep;肯定还要想办法,凭着这点兵马,想要辖制住几个节度使。

&ep;&ep;难。

&ep;&ep;说到回京,义忠王脸皮是越来越厚了,把手枕在脑后:“明年六月里走的话……还能吃一回玉儿的周岁酒。”

&ep;&ep;林如海脸色一黑,这位王爷不要没轻没重,把玉儿的乳名嚷嚷出去。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林爹:这个叫什么日子,被坑也就算了,还有人上门蹭饭,打秋风,蹭女儿!

&ep;&ep;??106?第一百零六章

&ep;&ep;◎“一些反思”◎

&ep;&ep;第一百零六章、“一些反思”

&ep;&ep;江南的冬日总是伴着阴雨绵绵不绝,灰蒙蒙的。

&ep;&ep;田野里草木枯黄,柳树的树叶也已经掉光,露着光秃秃的枝芽,在簌簌的寒风之中摇摇摆摆,到处都是一片凄惨荒芜的黄色。

&ep;&ep;今年冬日姑苏驻军的大营暖和。

&ep;&ep;苏州的商户自发捐款,为他们凑来一批棉衣,也有捐木炭,虽然江南的冬日不像京城,离了木炭根本不成活,这回大头兵们也算享受到了。

&ep;&ep;商户们平日里送礼送惯了,若不让他们送礼,他们便满身不舒坦,更何况知道驻军就在姑苏城旁,更是要抓紧时间表现,仿佛自己送过东西就得到他们的庇佑。

&ep;&ep;买一份安心。

&ep;&ep;冬日军营清闲,一个小队围着炉火,烤火说话。

&ep;&ep;当中一个头发花白的火头军呵呵一笑,露出黄牙:“嘿,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咱们遇到秀才,日子竟然好过起来。”

&ep;&ep;另一个年轻的赶紧说:“你不知大字,知道什么?我们大人是当朝探花,人中探花的时候才十八,十八的探花郎,你们去史书上找一回,能有几个?”

&ep;&ep;那老兵咂咂嘴:“秀才离着探花,很远咧!”

&ep;&ep;年轻人又道:“大人祖上也是军功出身,和祖皇帝一起打仗,我们大人现在、现在是诸葛孔明那样的、儒将、儒将!”

&ep;&ep;“这我晓得,诸葛孔明就不用跨马出去打仗,掐指一算,旁人就输了。”

&ep;&ep;两人一来一回,像是在给其它人说书。

&ep;&ep;霍小将巡视至此,听见他们议论,上前来:“你们记着林大人的恩情。”

&ep;&ep;大家都不敢蹲着烤火,赶紧抱着兵器站起来:“大、大人!”

&ep;&ep;霍小将又道:“前儿爷绑的那些人,你们可还记得?”

&ep;&ep;众人齐齐点头:“记得。”

&ep;&ep;“若不是大人求情,让他们去做徭役,早就掉了几百个脑袋,大人向圣上请命,你们才有将功折罪的机会。”

&ep;&ep;虽然过去了几个月,但先前砍头的情景,他们都还记着,一想起来那红彤彤的断口,心里发颤,都对着大帐方向作揖:“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ep;&ep;霍小将走了,几个士兵烤着炭火。

&ep;&ep;刨出一点热灰扔下几颗干花生,用灰烬的余温将花生烤熟。

&ep;&ep;一会儿香气四溢,大家又把花生都刨出来。围在一起吃得香甜。

&ep;&ep;虽然只是寻常的小物,但是对他们而言,这已经是极好的日子。

&ep;&ep;为保护霍小将,林如海暂时没给他升官,只将他提调至亲近处,加入本群幺污儿二七五二吧椅看文看漫看视频满足你的吃肉要求让他再多管一百来号人,将来若是自己要走,顺理成章的将他提拔出去。

&ep;&ep;小霍大人虽然生的白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