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说完,贾迎春反过来教育黛玉:“今后再有这种事,万万不可落单,你若实在没有去处,就叫丫鬟把您送到正殿外,再让她走不迟,可记住了!”

&ep;&ep;迎春虽然很想见见哥哥,哪怕远远看得见人,不说话也成,但再有今日之事,她也不想跟来。

&ep;&ep;院子过于幽静,万一真有那等拳脚厉害的歹人潜入,她们女儿家跑都跑不掉。

&ep;&ep;迎春掀开帘子,真阳观的高墙越来越远。

&ep;&ep;“以后少去什么庙宇道观,未必是个清净地。”

&ep;&ep;姐妹二人回到下榻的庄子,夫人们今日诵经的课业还未结束,庄子里静悄悄的,迎春左顾右盼,没再看见原先给自己传话那个小公公,心中一阵狐疑不安。

&ep;&ep;院里实在静得慌,贾迎春和黛玉就没走散,二人一起在屋里等候大人们回来。

&ep;&ep;方才饮下一盏茶去,今日跟着三公主的女使又来了。

&ep;&ep;“公主七日后还要去真阳观解签,还请二位姑娘同行。”

&ep;&ep;迎春和黛玉双双起身,垂首还礼:“谨遵圣命。”

&ep;&ep;那女使传完话,匆匆又往另一处去。

&ep;&ep;迎春沉默片刻抚上黛玉肩头:“我瞧着那道观古怪得紧,咱们还是想个法子不去了,凉飕飕的渗人。”

&ep;&ep;黛玉也顺着杆儿往下爬:“人太少了些,着实叫人害怕,一来一回,没什么趣儿。”

&ep;&ep;迎春早已想好了法子,公主必不能拒绝,也不能责备,只是若她不去,黛玉又去了,表妹落单反而叫她更不安心,当下见黛玉也做此想,心安大半。

&ep;&ep;过得七日,公主再遣人来请,迎春以月信为由推脱,时下此事忌讳进庙宇道观,三公主自然不能强逼。

&ep;&ep;黛玉却也称病,只当爽了义忠王家的约,今后若有机会再和义忠王府告罪,暂且躲过一遭。

&ep;&ep;黛玉在床上歪着,手里拿着一卷山海经,躺的腰酸,做足一个称病模样,青鸾在外面隔着门传话。

&ep;&ep;“姑娘,义忠王府遣人来探病,姑娘可醒着。”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ep;&ep;之前看红楼的时候,贾宝玉身边,内宅里面袭人之流的丫鬟各怀心思

&ep;&ep;在外的茗烟、李贵等人,也不是好货

&ep;&ep;书里就明确写过,茗烟主动给宝玉找很多带颜色的书……

&ep;&ep;又带着宝玉去袭人家等等……

&ep;&ep;??149?第一百四十九章

&ep;&ep;◎第一百四十九章◎

&ep;&ep;今日的天气不好,天上一片灰蒙蒙,阴沉沉的压的人喘不过气,像是要落雨。

&ep;&ep;黛玉懒懒的歪在床上,百无聊赖把山海经看到小人国那一节。

&ep;&ep;这一卷书上的插图画的的过于粗糙,反而生出几分怪异。

&ep;&ep;外面青鸾传话。黛玉不好不答,毕竟是王府上的妈妈。

&ep;&ep;她只得起身,先让青鸾进来整理一下裙摆和发髻,方才见人。

&ep;&ep;黛玉去一中王府几回都见过几次,都见过这位嬷嬷,算得上是一中王府管事一把好手。

&ep;&ep;她穿着一个麻布坎肩,身上的衣裳是藏青色,头上两只素面银簪子,并两朵白花,十分朴素。

&ep;&ep;进到屋中,嬷嬷头也不抬,垂首将姿态放得极低,温声问道:

&ep;&ep;“王爷听说姑娘病了,特意遣老奴来探望,不知姑娘身子如何?可请了太医?”

&ep;&ep;黛玉也依着日常招待的礼节,用先前编好的借口:“偶感风寒,无甚大碍,还请嬷嬷回去向王爷禀明,多谢王爷挂心。”

&ep;&ep;那嬷嬷听了微微点头,开口却说的是另一件事:“王爷说真阳观那个地方,近来不可去,让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ep;&ep;黛玉眉峰一凛,王爷府上的人果然不是单纯来探病。

&ep;&ep;提醒黛玉不要去真阳观才是真。

&ep;&ep;黛玉想到那日在门后轻扣门环的人,指不定就是王府奴仆。

&ep;&ep;没准早已把消息传到了义忠王耳中去,所以才会有王爷如此提醒自己。

&ep;&ep;还好是义忠王爷。

&ep;&ep;黛玉心底松了一口气。

&ep;&ep;黛玉微微颔首,王府的独苗出现在观中,着实蹊跷,她多问了一句:

&ep;&ep;“你们家公子,为何会在真阳观清修?”

&ep;&ep;嬷嬷依旧垂着手,如实答道:“我们家大爷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