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隔着院门听见乒乒乓乓摔打叫骂的声音,宝钗扶着额头皱眉:

&ep;&ep;“那边又吵什么,要什么就给她送。”

&ep;&ep;莺儿白了那个方向一眼,心里十分憋屈:“奶也太好性儿了。”

&ep;&ep;宝钗扶着莺儿的手猛的掐了一下:“不许多话。”

&ep;&ep;莺儿知道什么,都说肚里孩子大了难生产,如今好吃好喝养着,将来生产遭罪的还不是她。

&ep;&ep;见莺儿不肯动,宝钗亲自去敲打厨房,好生服侍,家中之人无不说宝钗贤惠,为她鸣不平。

&ep;&ep;……

&ep;&ep;转眼就到了黛玉出行的日子,今次来送别的人中,却有一个眼生的面孔。

&ep;&ep;黛玉见她梳着妇人发髻,身量也比早年见时丰腴几分,险些认不出来。

&ep;&ep;黛玉迟疑几分:“周……周姑娘?”

&ep;&ep;周家姑娘,确切来说是周良娣,淡淡露出一个笑容:“许久没人这么叫我了。”

&ep;&ep;在黛玉惊讶之中,回身从内侍手里取来一个紫檀木匣,亲自交予黛玉:

&ep;&ep;“我可不是偷跑出来的,得太子殿下应允,特赠此物,愿你一路平安。”

&ep;&ep;黛玉行礼谢过,双手接过来。

&ep;&ep;周良娣看着黛玉,细细打量,像是要将黛玉刻进脑中一般:

&ep;&ep;“真好,真好啊!”

&ep;&ep;她对黛玉有很多话要说,比如黛玉出的集子她一直在看,羡慕黛玉能去看更多的风景,可惜她再也没有和黛玉一样远走高飞的机会。

&ep;&ep;千言万语,最后只变成一声‘真好’。

&ep;&ep;周良娣又道:“今后见多识广,记得多写好文章。”

&ep;&ep;众人只知那日送走林大人家的姑娘,周良娣回到东宫,一进门就晕了过去,请来太医诊脉,已是有孕两月,东宫大喜。

&ep;&ep;林如海和贾敏把女儿送走,虽是万般不舍,但女儿离开京城之后,莫名又多了几分安心。

&ep;&ep;林如海沉着脸从宫中回来,天都黑透。

&ep;&ep;林珺和林璋嗅到一丝不对:

&ep;&ep;“父亲?”

&ep;&ep;林如海道:“太上皇得了马上风。”

&ep;&ep;“?!”

&ep;&ep;兄弟二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林如海又道:“你们今日当值,都仔细些。”

&ep;&ep;“是。”

&ep;&ep;太上皇一病,皇子皇孙们都要入宫侍疾,三公主无论如何都哭不出来,只愿这糟老头子一命呜呼,又是一重国孝,她不必嫁出去。

&ep;&ep;三公主压下嘴角,关心面容憔悴的迎春几句:

&ep;&ep;“不知祖父身子可好些了?皇弟的身子也不好,你可仔细看顾,别熬出病症来。”

&ep;&ep;迎春疲惫至极,懒得搭理。

&ep;&ep;眼看太上皇吊着一口气要死不死,付家的漂亮通房也在早一顿汤水晚一顿鱼肉里,人和肚子都被吹得鼓胀。

&ep;&ep;她胃口又好,怀着身子饿不住,再美的人儿也禁不住发胖。

&ep;&ep;又不是谁都能当杨妃?

&ep;&ep;付岩马上就对原先的美貌通房失了兴趣,来找宝钗,宝钗委屈的赔笑推脱:“爷,我这几日不成。”

&ep;&ep;这是身子不方便的意思。

&ep;&ep;付岩马上又饿狼似的看向莺儿:“莺儿……”

&ep;&ep;宝钗马上又道:“她身上也不干净,妹妹昨日才请了太医,爷要不去看看她?”

&ep;&ep;付岩丝毫不掩饰嫌恶:“她怎么比得过奶奶这样的美人……”

&ep;&ep;只是他满身的火泄不了,忙忙又出去了。

&ep;&ep;莺儿腿一软,给宝钗跪下:“奶奶。”

&ep;&ep;她还以为宝钗会将自己送出去了。

&ep;&ep;宝钗何尝没动过心思,只是若莺儿也给那姓付的,将来可没人能在外走动了,宝钗还指着莺儿将来配了人,能帮她在外面办点事。

&ep;&ep;过了一会儿,莺儿也打听到。

&ep;&ep;“是那边兰花侍候的大爷。”

&ep;&ep;宝钗松了一口气,问她:“你可有看得上的小子,也该嫁人了。”

&ep;&ep;莺儿垂头脸红,只说一切凭着姑娘做主。

&ep;&ep;宝钗便把莺儿配了跟着的另一家陪房,但她自己免不得还是要应承付岩,肚子却也一直没动静。

&ep;&ep;宝钗原本以为黛玉出游,京中也不会再有她的消息,哪知一路皆有她的文章寄回,还有人给她雕版印发。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